首页 > 工作动态 > 课题研究 >

岳池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报告

信息来源:四川省农村固定观察站 发布时间:2018-12-04 点击量: 打印

 

为认真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以“贯彻十九大,发展新农民”为主题,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分类开展全面调研,理清了培育现状、剖析了问题根源、提出了建议意见,现在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岳池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现状

 

(一)职业农民数量逐步增加,但整体素质不高。

2014年以来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3150人,占农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0.54%。其中,干果、果树、蔬菜等种植能手1664人,养殖能手348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588人,农村经纪人50人,动物繁育及防疫员150人,农机维修及操作员100人,植保员250人。从学历上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2人,高中学历的47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2645人。从年龄结构上来看:50—60岁的2579人、占81.87 %,35—50岁387人、占12.29%,35岁以下的184人、占5.84%。男性1796人、占57 %,女性1354人、占43%。整体文化偏低,年龄偏老,占比偏小。

 

 

(二)新型主体队伍逐步壮大,但行业分布不均。

从此次调研来看,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殖业方面,种养能手2012名,占总数的63.87%,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服务型、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2014年以来,全县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98个、家庭农场136个、专业大户770个,共计1227户。从事种植的798个、养殖的245个、农机操作服务的98个、农资经营服务的49个、种养结合的37个,专门从事加工、营销的几乎为零。行业分布明显失衡。

 

(三)非农产业转型逐步加快,但经管能力不强。

2014年以来,大量在外从事非农产业的成功人士特别是建筑业老板纷纷转型跃身农业产业行列,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但仅有极少数业主具有较强的市场把控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相当部分业主对农业生产技术不懂、风险分析不够、市场研判不足,盲目投资惨淡经营,最后关门大吉。

 

二、岳池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岳池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以县农广校和人社局为主体,每年定期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培训方式以课堂教学+现场实践为主。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研判,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来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我县作为农业生产大县,全县新型职业农民仅有3150人,占乡村从业劳动总数0.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二是分布不均。从此次统计的数字看,岳池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方面方面,种养大户2012名,占总数的63.87%,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三是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0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后继乏力。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来看:

一是培育对象遴选难。符合条件的越来越少,新型职业农民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补助资金项目每人每三年只能享受1次,经过多年的培训,符合条件的人越来越少。二是教育培训矛盾多。教学时间上的矛盾,每年8月份才下达资金文件12月上旬就要交账,真正用于培训的时间不足2个月,且培训启动时已处在隆冬季节,难以找到种养业田间实景课堂,培训抽象效果不佳。资金使用上的矛盾,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地点在农村对象是农民,不给误工补贴无人参训。制度设置上的矛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是先培训后补助,培训机构要先垫付大量的资金,产生大量的资金利息等费用,公益机构和民办机构都不愿承担。三是学习内容上的矛盾。年纪稍长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四是后续扶持力度小。受地方财力限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靠国家项目支持,项目规定补助资金的大部分必须用于培训,只有一小部分的资金用于认定管理和跟踪服务,培训合格通过认定之后基本没有什么后续支持手段。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

虽然有县农广校及人社局大力推进,但未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培训主要依靠公办、民办学校或培训机构,没有将新型农业主体的产业基地作为教学课堂,没有真正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使得培训效果不佳,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没有一个长效机制,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岳池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是要解决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必须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队伍提高素质。

 

(一)放宽培育对象的遴选条件。

受职业农民遴选条件限制,以前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年龄大多在50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普遍特点是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且在农业这个大舞台即将谢幕。为防止职业农民青黄不接,断档缺位,无人种地的现象,硬及时放宽培育对象的遴选条件,打破户籍、身份、区域、产业规模的禁锢,把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城乡青年特别是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二)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

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专门的新型职业农民管理制度,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布合格证书,提高证书含金量,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目前虽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是门槛太高,除了个别特别优秀的职业农民外,但绝大多数职业农民得不到国家的扶持。为充分调动广大职业农民的积极性,应及时降低政策扶持特别是对产业规模要求的门槛,只要是立志服务于农业的不管规模大小,都应给予支持,让小规模的职业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逐步成长,发展壮大,最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主力军。还应当把职业农民培育合格的证书作为金融信贷抵押物体现含金量,让创业者得实惠,让观望着有触动。

 

(三)加大职业农民培育投入的力度。

现目前对职业农民培育主要是管吃管住的短期集中教育培训、解决职业农民集中培训的车费和误工补贴,且调动部门积极性,县财政要站在支持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上,支持农业农村,切实保障培训部门的工作经费,最基本的配套项目经费必须到位,做到既要有钱养兵,也要有钱打仗,调动培训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四)改革职业农民培育思路。

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多征求培训对象的意见,按农民实际需求、按时节开展培训班,达到精准培训的目的。打破以往以课堂为主的培训模式,要课堂与现场相结合。且在授课老师的选择上,要注重实用,不仅仅局限于各个专家学者,也要“田秀才,土专家”来参与培训授课。岳池县近年来很多非农产业的人士跻身农业行业,但由于不懂法律规定、不明行业风险,特别是2017年的环保风暴,很多养殖场被迫关闭甚至强拆,给各地养殖企业带来了血的教训。因此,今后更应加大非农人士创业前的教育培训,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准确把握创业方向和产业定位,为创业者打开探照灯系上保鲜绳,降低创业风险,提升创业成功率。

 

(五)创新职业农民的培育机制。

要把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县乡两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保证乡镇农业科技人员有70%以上的精力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把职业农民纳入基层干部选拔范畴,让政府为职业农民搭好产业、经济和政治舞台。要大力宣传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和成功典范,让优秀的职业农民走上领奖台戴上大红花,让职业农民感到光荣,让农业成为体面的职业。要分类认定流动管理职业农民,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兼顾行业发展比重,分类认定可进可出。

 

(岳池县农村固定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