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课题研究 >

南江县小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信息来源:四川省农村固定观察站 发布时间:2018-12-04 点击量: 打印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冲刺期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各地纷纷加速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步伐。南江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小农生产发展现状如何,小农经济能否担起脱贫攻坚的重担,又怎样驶入现代化发展轨道?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深入南江镇、东榆镇、沙河镇、红光镇、黑潭乡、贵民乡等地对小农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走进农村,一行行玉米长成一堵堵绿墙,一田田的稻谷正茁壮成长,一排排美丽的巴山新居掩映在清山绿水之间,庭前蔬菜鲜美,屋旁花果飘香,到处生机勃勃,让人情不自禁感叹农村的独特魅力,也引起了大家对小农生产的深思。

 

一、做法及成效

 

南江地处盆周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从事小农生产有11.03万户38.6万人,占总人口的54.4%,占农业人口的77.9%,全县贫困户基本都从事小农生产。南江高度重视小农生产,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目标,强化政策支撑、夯实农业基础、激活农村活力。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957元,同比增长9.6%,贫困人口降至33890人。

 

(一)突出政策引导,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加大对小农生产扶持力度,先后出台《南江县鼓励支持“双创”的实施意见》《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发展“四小”扶贫增收产业实施方案》等惠农政策,从产业政策、财政资金、融资担保、农业保险、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支撑小农生产不断发展壮大。黑潭乡锅口村2社贫困户何中建,利用产业扶持基金1万元、小额信贷5万元,大力发展传统种养业,养殖黄牛1头、生猪7头、黄羊40只、小家禽20余只,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洋芋等粮食作物,年人均收入实现13000余元。“年纪大了,打工没人要了。现在的农业政策好,只要勤快,土地照样也能挖到钱。”何中建对今年底脱贫充满信心。

 

(二)尊重种养习惯,发挥土地最大效益。

根据地理位置和各地种养习惯,坚持因地制宜、规模适度,长短结合、以短养长,融合发展、业态多样的原则,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针对土地面积少、分布零散、难以机械化耕种等问题,鼓励群众精耕细作,最大程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南江镇明月村董大兴依托城郊位置,大力发展葡萄、梨子等水果种植20多亩,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没有一寸闲土。凭借绿色生态优势,他家水果卖价高出市场价格近一倍,年销售额近40万元。黑潭乡白虎村2社郑长旭因务工受伤,利用帮人养羊学到的技术和宽广的山场,返乡发展黄羊养殖300余头,年收入10余万元,在当地颇为知名。“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土地要看你怎么去经营,我们这儿虽然山高山大,但人户稀少,适合养黄羊,收入不比打工少。”郑长旭介绍道。

 

(三)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南江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约20万人次,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绝大部分农民工务工收入减少,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南江在加强外出劳务就业和服务的同时,创新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入股分红、返租倒包、订单种养等模式,群众既可以选择“订单种养”(包提供种苗、包技术指导、包保底收购、进行收益二次返利)模式,也可选择入股分红(土地折股后入股新型主体、反聘到新型主体务工、收益实行分红)模式等,群众从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与新型主体合作发展,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确保群众稳定增收。前几年,红光镇黑池村村民因外出务工,将土地交由村土地专业合作社代管从中获得土地流转费用。今年未外出务工,则到公司务工,每月收入2000余元,真正实现由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华丽转身。

 

(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颁(换)各类产权证书55.5万本。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恢复供销基层组织,建立为农服务中心(站),拓展小农生产产品购销渠道,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建成核桃、茶叶等5条“百里特色产业长廊”,将有能力发展的一家一户生产家庭逐步培育成专业大户,带动周边群众抱团发展,实现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现在农村改革,真正把土地改活了。我们这儿海拔有1200多米高,适合种中药材。我把附近千多亩山林和土地流转了,全种厚朴,套种党参、大黄等,高矮搭配,长短结合,今年估计能收入七八万,比种粮食划算,在我带动下,附近20多户群众都开始种中药材了。”贵民乡黄柏垭村1社村民万雪平是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对发展中药材产业充满了信心。

 

二、问题与不足

 

当前,因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及生产技术等因素制约,我县小农生产仍占主体地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业发展基础还需加快。

在脱贫攻坚中,全县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仍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农业发展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快完善。

 

(二)农业发展主体意愿不强。

由于农业发展周期长、风险大,只有较少农户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多数仍然从事小农生产,或者外出务工。新生代的农民工大多脱离农村,缺乏农业生产技能,不愿意回乡种地,无力支撑农业发展,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现象。

 

(三)农业生产效率较为低下。

受地理条件影响,很多地方仍采用传统耕作技术,劳动强度大,农业效益低。近年因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大多由妇女及老弱病残从事小农生产,难以掌握现代种养技术。农业精细化管理不足,复种指数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农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受县级财力制约,全县在小农生产上投入较少。部分农民有规模化生产愿望,但资金不足,融资难度大,难以扩大生产。基层农技人员总量少、任务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大,有的零散地块只适于家庭耕作、小农生产,这决定了我国农业不可能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小农生产仍有其合理存在的空间”“要研究完善针对小农生产的扶持政策,加强社会化服务,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习总书记的指示充分肯定了小农经济的重要意义,也为小农经济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南江应以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突破,以“四小”产业为载体,盘活农村资源,做活做优小农生产,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一)以政策扶持为引领,激活小农生产发展动力。

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财政对小农生产补贴力度,对生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小农生产户予以扶持奖励,激发小农生产积极性。为小农生产发展融资贷款给予支持,简化手续,优化流程,采用政府贴息等方式加大扶持,破解小农生产融资难题。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健全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小农生产抗风险能力。

 

(二)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技能。

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人才。加快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小农生产积极融入农业企业产业链,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旅、农文、农工结合的田园综合体,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效益,让小农融入“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三)以市场开拓为突破,提高小农生产经济效益。

依托供销社综合改革,培育壮大供销e家、汇力“山货淘”电商网店,畅通全县生态农产品销售市场。充分发挥南江黄羊、南江核桃、南江大叶茶、南江金银花品牌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让本地产品更有竞争力,共享生态品牌红利。依托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及“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云顶茶乡”“花果红光”等地方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吸纳更多小农生产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产业链条,多渠道助农增收。

 

(四)以优化供给为核心,推进小农生产加快发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目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整合国土、水务、发改、农业等项目,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优质翡翠米、脱毒马铃薯、油菜籽、高山蔬菜等大宗农产品规范种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南江黄羊、核桃、富硒茶、金银花“四大主导产业”为引领,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多元发展中药材、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推进规模化发展,提升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南江县农村固定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