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9-03-11 点击量:次 打印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四川省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公益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将村里厕所的变化拍成视频,发到了移动履职平台。过去一年,她推动村里40个家庭完成了厕所改造。
“老百姓用惯了旱厕,但是我观察了外面的世界以后感觉旱厕很糟糕。”毛珍芳说,只有改造了厕所,才能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小厕所,大民生。201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多年来,中国持续改善农村地区厕所状况。上个世纪6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两管五改”里面就有改厕。上世纪90年代,改厕工作被纳入《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
今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
“一个深坑两块板,三尺石墙围四边,夏天臭气熏上天,冬天冷风心里钻。”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严村村民王勇告诉记者,这是村民们给旱厕编的顺口溜。
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农村都已经建起了干净的下冲式厕所,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整个村庄的环境美化也提升了一大步。
厕所革命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
长江边的重庆市云阳县盘龙镇活龙村,94岁的徐婆婆不久前第一次在自家卫生间里用上了马桶和淋浴。
改造后的厕所9平方米左右,墙面和地面铺着白色瓷砖,淋浴喷头、抽水马桶、洗手池一应俱全。
“冬天可以开 ‘浴霸’取暖,洗澡不冷了。”徐婆婆说。
在此之前,徐婆婆家的厕所是当地人所说的 “茅厕”——在猪圈旁挖一个坑,粪便排入坑内,和猪粪一起流入化粪池,成为种田的肥料。人在如厕时,有时就面对着猪。
“以前的厕所又黑又窄,老年人蹲下再站起身很费力。现在用抽水马桶,方便多了。”徐婆婆的儿媳王龙平说。
从2009年起,农村改厕项目纳入医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活龙村840户已经有670户完成了改厕。
厕所革命有效控制了疾病的传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实施厕所改造地区的粪-口传播疾病发病率由37.5/10万降至22.2/10万,其中痢疾、伤寒和甲肝发病人数分别下降35.2%、25.1%和37.3%。
厕所革命,也为农村经济的腾飞加了油、添了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全说,作为长城脚下的村落,修建整洁的厕所是吸引游客的必要举措。
“如果我们村没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游客就会选择其他村子。”王全说。5年前,渤海镇开始实施农村的厕所改造,现在村里已经没有旱厕。
近年来,中国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成效显著。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数据,1993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7.5%。2016年底,这一数据已提升至80.3%,东部一些省份达到了90%以上。
不过,厕所革命仍不能松懈。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参加分组讨论时说,大家深刻感受到部分农村还存在着 “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茅坑蚊蝇飞”的状况。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回到家乡,感觉和城市生活最大的差别就是厕所。
“厕所革命,其实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干部是否真心实意、是否有能力有态度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余欣荣说。
他表示,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把农村改厕这项民生工程好事办好、好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