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19 点击量:次 打印
(记者 王成栋 阚莹莹)11月16日清晨,成都蒲江县明月村,接踵而来的游客抵达村口。依靠传统陶艺等开发出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明月村已成为成都近郊的网红“打卡点”。同一天,眉山东坡区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平,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这个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的村庄,依靠“稻-药-菜”模式,每亩土地产出高达9000元。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年多来,四川把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融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过程,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蜀乡大地上,一个个更美丽更宜居更和谐的村庄,见证了四川一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铺展开来。
资料图片:威远县高石镇童家村九岭岗聚居点
定策
学习经验立足实际,探索村美民富人和新路子
“一定要用抗冻的水管。”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小安村党支部书记贾东菊,在检查农村自来水建设工程时,就选材要求反复叮嘱技术人员。同样的工程,德阳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考虑的却是“裁弯取直”。这背后,是两地海拔落差导致的气温差异。
正视差异才能因势利导。一年多来,四川坚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自身实际,把先进经验与省情农情结合起来,加快探索一条四川村美民富人和的新路子。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在部署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时,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此后召开的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王晓晖强调,要把“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推动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川各级先后组织数十个考察组前往浙江考察,从规划思路到建设标准,从资金筹措方式到评估评价体系,不断找差距、学经验、悟方法。
立足省情,靶向施策。四川气候多样、地形地貌复杂且各地经济基础不一、风俗习惯不同。因此,省委一开始就明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思路指引行动。去年至今,四川先后出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等省级规范和政策,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农民想要的”和“政府能做的”,制定年度建设任务清单,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行动还要更实。四川全面建立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快把“规划图”转变成“实景图”。
破题
锚定重点,找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力点和突破口
“真是千头万绪。”11月15日,在和设计团队交流后,资阳市雁江区红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吕宗辉发出感慨。
吕宗辉的感慨,指向一个事实: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系统性工程。
如何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首先要把“宜居”嵌入乡村。聚焦每年为2000个行政村补短板,四川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融入城乡融合发展全局,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县乡村统筹、加快按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
还要把“宜业”植入乡村。以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为抓手,四川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特色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平台载体;去年,全面启动“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持续倾斜项目、资金,加快产业链融合,全力做大川粮油等特色优势产业。
更要把“和美”注入乡村。聚焦乡风文明更和谐,四川持续健全完善“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1+ N+1”治理架构,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启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耕耘者”振兴计划、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建设“川善治”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全省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完善。
要和谐也要美丽。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四川强化重点区域村庄颜值提升。一年来,高寒干旱地区改厕技术模式试点攻关步入深水区,全省行政村保洁员实现全覆盖。
新貌
内外兼修、兴旺产业,四川乡村更有颜值和内涵
11月15日,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阿坝州理县桃坪村成功入选。近年来,桃坪村不断发掘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资源,202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6.1万元。
变化的不止桃坪村。一年多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赋能,四川乡村颜值和内涵加速提升——
乡村短板加快补齐。目前,全省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蹄疾步稳,川内80.73%的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服务能力标准。
乡村产业更加兴旺。仅今年,全省新建设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85个。前三季度,全省生猪出栏4500万头以上,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同期,蔬菜、水果、水产品、茶叶、牛羊等“川字号”特色优势产业产销两旺。数据显示,前9个月,四川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5082.57亿元、同比增长2.8%。
有财气才能聚人气。近年来,全省累计回引优秀农民工村干部2万余人,换届后的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一半、“一肩挑”比例达97.5%。大量“新农人”返乡创业,培育家庭农场25.3万家、农民合作社达10.8万个,带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
美丽乡村更宜居。截至9月底,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分别达98%和73%,累计25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居全国第一。至今,四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续5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内涵更好、产业更旺、颜值更高,巴蜀乡村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目标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