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产业兴旺 乡村美丽 农民富裕

三台:一场节会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度”

信息来源:绵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06-26    点击量:    打印

三台县首届农民节开幕式现场

4月27日至29日,由三台县乐安镇梨园村、永新镇崭山村等10个村民委员会集体代表全县农民群众发起的三台县首届农民节在乐安镇梨园村、新鲁镇千子门村、三元镇中山村、双乐乡王家堰村、县文体中心文化馆盛大举行。在为期3天的农民节活动中,先后开展了农民歌手大赛、农民运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农民手机摄影展、优质农产品展、农业科普展等系列活动,举办了农民讲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班。同时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及比赛优胜者。

6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消息传来,百万三台农民备感振奋。

在今年的4月27日至29日,三台县就举办了首届农民节。

三台县首届农民节以“展农民风采助乡村振兴”为主题,充分展现了该县现代农业的新气象、现代农村的新风貌和现代农民的新风采,营造了敬农、爱农、助农,关注“三农”的良好社会氛围。道路畅通了,产业兴旺了,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了,乡村文化活动多起来了,乡村风貌新起来了……一场节会开启了三台乡村振兴的“加速度”。三台县首届农民节的成功举办,为加快三台从传统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劲动力。

“听到国家为我们农民设立专门的节日,心情特别高兴。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我相信三台农业大有可为,三台农村前景广阔!”三台县乐安镇梨园村支部书记韩云华的话道出了该县广大农民的心声。

量质并举  产业连片显特色

眼下,正是藤椒成熟的季节。在三台县上新乡高运柏村一组的藤椒种植基地里,农户正忙着采摘藤椒。油囊饱满的串串藤椒挂满枝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麻香。

“藤椒三年挂果,初挂果每一株树可采摘4到5斤,进入盛产期每亩地的净产值可达到2000—4000元,是传统农作物种植收入的两到三倍。”望着枝头的串串藤椒,种植基地负责人胡长辉难掩丰收的喜悦。

经过近7年的发展,藤椒已逐步成为三台县丘区山地综合开发的支柱产业,被列为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目前,该县发展藤椒15万亩,年产鲜果1800吨,年产值5000余万元。

在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何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三台县委思路明晰:按照“跳出农业看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以麦冬、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两大基础产业为主导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县。

为了加快藤椒产业发展,三台县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和藤椒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绿色标准化种植,着力构建“一园三带五片”发展格局。通过培育特色示范基地,开展藤椒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加快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推进藤椒产品创品牌拓市场,藤椒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康的“阳光产业”。

为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三台县围绕农业规模生产、基地带动、示范园区建设等出台一系列奖励补贴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通过龙头项目带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在产业政策引领下,麦冬标准化种植基地、藤椒产业示范园、生猪示范园、休闲农业示范片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示范片正焕发勃勃生机。

在花园镇白衣庵村,一株株麦冬正茁壮成长。“发展麦冬产业,我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该村二组村民陈洁告诉记者,由于按照标准化种植和管理,麦冬品质比往年更好。作为道地药材,麦冬在三台已有500多年种植历史。目前,全县麦冬种植面积接近5万亩,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种植规模、种植水平处于领先水平,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麦冬交易及出口地。

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主导产业,三台县通过抓规划、建基地、引企业、建市场等综合措施,麦冬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培育GAP基地6个,面积达8000亩,依托科技惠民项目建成良种繁育园300亩、标准化种植园4000亩、综合利用园1000亩。2017年12月21日,该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为三台“涪城麦冬”走出国门打通了“绿色通道”,也为全县乡村振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是解决脱贫奔康的必由之路。结合贫困群众生产资源,三台县把发展产业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扶贫产业与多种经营形式融合发展,带动提升产业扶贫“造血”功能。站在跃进镇川祖庙村的田垄上,200余亩标准化辣椒种植基地里辣椒苗排对排、行对行,很是壮观。辣椒行间,一只只箩筐腾挪轻移,农民们弯腰采摘成熟的辣椒。

“我今年种植的辣椒第一批已经采摘完了。初步估计年产量在7000斤以上,按现在的收购价,单就这一笔收入就会有7000多元。”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云良乐呵呵地说。跃进镇川祖庙村是省定贫困村,也是今年的脱贫摘帽村。为了让村里的贫困户彻底摘掉贫困帽,该村两委引进企业并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发展辣椒产业。

“发展产业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川祖庙村的辣椒收成相当好,品质也不错,农户丰收在望。”跃进镇镇长黄逢春说,看得见的收益极大地增强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也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了一个好头。

一个个新型经营主体带领群众抱团闯市场、一批批绿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一个个农业品牌享誉川内外,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提质增效的原生动力……三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奏响了一曲量质并举、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特色显著的现代农业致富之歌。

返乡创业  职业农民有奔头

“在县首届农民节上被评为最美农民,不仅说明我这几年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更让我对今后的发展有了莫大的信心和勇气。”站在葡萄园里,看着累累硕果,农场主蒋柏林激情澎湃。

蒋柏林是三台县前锋镇人,2009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职于省内某农业科技公司,短短三年,蒋柏林成为公司的骨干,年薪升至十多万元。2013年,他拒绝公司挽留,返回家乡,在乐安镇金家村流转100多亩土地,注册“蒋柏林家庭农场”,成为一名职业农民。

经过几年的发展,蒋柏林建起了50余亩葡萄标准化大棚,种植葡萄品种8个,草莓品种4个。目前,农场所有产品已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正在积极准备绿色食品认证,申请“乐安思源”商标。

为了带动乡亲同奔致富路,蒋柏林通过免费教授种植技术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葡萄105亩、草莓30亩。金家村五组的村民依托他的葡萄园,成立萧家坝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并开办农家乐,这种“依托一产,三产融合”的方式,每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直接收益数十万元。为了助推金家村脱贫,他除了直接聘用贫困户到农场就业外,还创设“反承包制”方法,将已经建好的葡萄园按照4亩/户的面积承包给贫困户,由贫困户负责管理,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由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在首届农民节上,蒋柏林被评选为“最美农民”。

为给乡村振兴提供优质人才,吸纳优秀人才投身农业,三台县大力推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相继出台《三台县鼓励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资金发放办法》等政策文件;该县财政出资300万元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资金,用于扶持行政区域范围内农民工返乡创办的项目;成立三台农业担保公司,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按规定程序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从2016年起,该县每年安排总额为300万元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资金,对经工商注册或民政登记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项目进行扶持。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热情,一大批农民工纷纷返乡就地就近创业。

刘营镇三道河村“连心果业家庭农场”负责人殷家贤有着多年从事水果销售的经历,看好农业的发展前景和当地优厚的政策,2015年,他和妻子毅然回到刘营镇三道河村创业,成立了“连心果业家庭农场”,先后流转土地170余亩,种植蜜桃、柑橘等水果。在种植过程中,殷家贤坚持精细化的管理和有机肥培育,果树长势特别快,仅仅三年时间,蜜桃相继挂果。由于地理条件好,光照时间长,蜜桃果形、品质、口感俱佳。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青睐,远销成都、北京和广州等地。

殷家贤介绍,家庭农场的蜜桃试种成功后,带动周边村民纷纷种植桃树,目前该村蜜桃种植面积已达到200余亩。为带动更多的人创业致富,2017年,殷家贤成立了兴鸿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发展,入社会员达20余户,辐射刘营、芦溪、古井、乐安等十余个镇乡,水果种植面积2000余亩,包括蜜桃、枇杷、柑橘、葡萄等多个品类。

“我也参加了首届农民节,感受到党委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关爱,也提振了我创业的信心,我相信将来对于农村的利好政策会越来越多,农村的发展大有可为。”殷家贤说,农民将不再是身份,而是一种职业,当好了农民,在土地上也可以发家致富奔小康。

“返乡创业的这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有望成为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三台县农业局负责人说,职业农民队伍的壮大不但能带动产业发展,也能带动农村文化的提升,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凝聚力。

据了解,为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投身家乡创业大潮,三台县除了加大政策扶持外,还成立了鼓励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由20名返乡创业企业家、技术专家和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建成了实行动态管理的农民企业家人才库,同时,大力开展回乡人员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实现了培训与创业无缝对接。

乡风文明  四好新村靓点多

田里地里,山上山下,漫山葱茏,密密麻麻的李子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周建华一个小姑娘家,辛辛苦苦种出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李子不容易,我们村民从没摘她一个。”家住三台县下新乡团结村2社贫困户蒋素华很是感慨地说。据蒋大妈介绍,2016年,周建华从山西返乡创业,打算流转土地发展青脆李、红脆李、冰糖李等李子产业时,很多村民固守传统观念,不愿意流转。周建华不辞辛劳,走家入户,一家一家,一笔一笔地算起了经济账,其全心为村民着想的诚心和真心打动了所有村民。

“今年农民节表彰了一批最美农民,我也要努力争取为村民多做点实事,让村民多增加点收入,为脱贫攻坚作些贡献,争取下一届农民节也拿个最美农民奖状。”周老根水果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周建华道出了返乡创业的初衷。

“周姑娘对我们这么好,让我们摘掉了贫困帽子,我们要是不尽心尽力干活硬是对不起别人!”团结村11社贫困户胡凤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周建华全心为民的感召下,全村村民自力更生、脱贫奔康的劲头十足。在努力发展好自身产业的同时,还积极支持周老根农业发展,起早摸黑,当作自家活干。经过两年发展,全村已发展各种优良李子500余亩,带动全乡发展李子2000余亩。虽然李树今年才初挂果,但绿色生态、品种优良的李子,已通过线上线下被全国各地客商抢购,下新乡——“李子之乡”的名声已悄然远播。

团结村的“团结”之风蔚然盛行,干事创业激情高涨。产业强了,腰包鼓了,土坯房歼灭战初战告捷,村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在全村党员干部的齐心努力下,2017年,成功争创市级“四好村”,如今正积极争创省级“四好村”。

近年来,三台县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努力建成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四好村”,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级“四好村”78个,市级“四好村”105个,县级“四好村”130个。

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三台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变的同时,农民群众精神面貌也更加抖擞。绿水倒映着青山,渔船荡漾在水面。“首届农民节硬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们新农民要有新形象,新农村要有新样子。”在古井镇黑柏林村1社,正在打理花果的罗国龙告诉记者,自从参加农民节后,他萌生了美化家居环境,搞家庭农场,办农家乐,发展壮大李子产业多元发展的念头,在房前的水库边栽种花草树,提升“颜值”;同时加强了已有50多亩青脆李、脆红李生态品质打造,提升价值。

行走在黑柏林村,像老罗这样庭院干净卫生,房前屋后花果满园的人家比比皆是。村民对美好家居环境的追求已养成一种新习惯,成为了一种新时尚。

在黑柏林村4社,70多岁的杨顺杰不顾炎天暑热,每天都要清理村道及路边的垃圾。在他的感召下,很多村民积极主动当起了清洁工。村支部书记何云清说,村支部每季度的主题党日活动过去只是部分党员参加,现在不但党员加入进来,还经常有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为全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该村村务公开栏里,一张“村民德分榜”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该村第二季度优秀家庭、优秀个人的表彰情况。“上榜的既有文明家庭、尊老孝亲、热心公益的村民,也有领富能人、脱贫典型,这些代表都是村民身边的人,是大家心中的好榜样,可亲可敬可学,很有说服力。”何云清介绍,为了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村两委每一个季度都要组织村民代表进行开会讨论,对家庭和睦、尊老孝亲、热心公益的村民进行评分,选出优秀代表公示。

“村民德分榜”就像一面镜子,村里谁家婆媳和睦、子女孝顺,哪家助人为乐、邻里和谐,一看就全明白了。“张贴德分榜的时候,公开栏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何云清说,榜样的力量发挥起来后,村民自觉抵制好吃懒做、相互攀比、低级媚俗等不良风气,不赡养父母、不关爱兄弟姐妹、不帮助邻里等现象逐渐消失,热心公益的村民也越来越多,村里要修路,1社的王和国第一个带头捐款2.5万元。村里要安装路灯,有热心村民主动捐资10盏。村里要发展产业,各农场、种养殖大户、村民们互帮互助,相互交流技术,提供供求信息,合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