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 战旗村交上漂亮答卷

信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发布时间:2019-02-15    点击量:    打印

2月12日,春意融融。上午9点不到,赖淑芳和儿子艾鹏就赶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的乡村十八坊。母子俩忙着打扫卫生、整理货品,为开店做准备。“昨晚发了100多单布鞋,凌晨两点过才睡。”赖阿姨脸上有些许疲惫,但嘴角难掩笑意。

一年前的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战旗村考察,从赖淑芳那里购买了一双唐昌布鞋。此后,赖淑芳将自家鞋坊搬进了乡村十八坊,成为了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如今,其制作的唐昌布鞋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不仅卖遍全国,还走出了国门。

春节前,该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从北京捧回了“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牌子。“这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一定会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让战旗飘飘名副其实。”高德敏说。

游人如织的乡村十八坊

产业转型升级 旅游饭越吃越香

2018年8月,战旗村倾力打造的农村工匠聚落乡村十八坊正式开街,不少有手艺的战旗村村民成为了首批 “入驻者”。

村民蒋继珍等人开了汤圆坊,手工揉面、黄糖馅儿,汤圆5块钱6个好吃不贵;村民林根建做酱油30余年,他的酱园里游客总是络绎不绝;村民王辉曾在外做了多年歌手,如今他每天用石磨磨辣椒,干得不亦乐乎……

赖淑芳的鞋坊位于乡村十八坊北隅,前为门店,入门的展柜里陈列着80余双唐昌布鞋;后为作坊,里面码放着十几台缝纫机和各类布鞋制作原料。

“游客来了既可以购买布鞋,也可以参观体验布鞋的手工制作流程。”2018年,赖淑芳的鞋坊实现了120万元的年销售额,全年制作布鞋超 7000双,卖出了6000多双,还给当地近10名妇女提供了灵活就业机会。

“我们打造乡村十八坊,起初是想解决农村工匠的就业问题,如今这里也成了展示农耕文化的重要平台,助推全村产业转型升级。”战旗村党总支委员易奉阳告诉记者,为了兴建乡村十八坊,战旗村前前后后关停了十多家产能落后、环保不达标的小工厂。而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

2018年,战旗村实现旅游收入6500万元,同比2017年增长4160万元,全年到村游客达84.4万人次。去年,结合乡村旅游,战旗村还倾力打造了“第五季·香境”情景院落式商业街区,“第五季·妈妈农庄”的游客量也翻了一倍多。同时,村里发展猕猴桃、蓝莓等多种特色产业,村办企业榕珍菌业的杏鲍菇成功入驻永辉、伊藤等大型超市……

“土地盘活后,我们可以多渠道增收。”谈及战旗村的“家底”,易奉阳如数家珍,2018年,战旗村集体经济总资产达57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8600元。

破解人才瓶颈 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揭牌

金属色的镂空房顶,灰色砖瓦的教学楼,川西民居风格……这是来自同济大学的设计手笔。2月12日,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正式揭牌。

“我们这个学院招生面向全国,所请的老师有来自全国的三农专家,也有优秀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等。”高德敏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人前来参观学习,让他深深感到:人才储备的不足和保障的乏力,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瓶颈性问题。

高德敏介绍,通过农村土地改革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战旗村建起了乡村十八坊、“第五季·香境”、“第五季·妈妈农庄”,发展了榕珍菌业、蓝彩虹、满江红等一批企业,可以说在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战旗村都是有亮点、有看点。尤其是去年总书记考察后,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来此参观、考察、学习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所以,去年3月区上作出了在我们村筹建乡村振兴学院的决定。去年9月迄今,村里已经陆续累计开展了27期专题培训,学员超过2500人。”高德敏说。

“今后,我们的授课将主要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进行,常态化创新培训方式。”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兴红表示,力争到2020年将该学院打造成接地气、有特色、具实效的乡村振兴人才实训教育典范。

党建引领 打造幸福美丽乡村

走进战旗村,一栋栋川西民居风格的小洋楼、一个个 “微田园”,让城里的游客无不艳羡。

“生态环境不好,乡村发展就会受限。”易奉阳告诉记者,战旗村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关闭了污染企业,迁移了规模养殖场,并实现了污水统一收集、达标排放。

“以乡村十八坊所在的地块为例,那里曾经是臭气熏天的村办养殖场,而今入驻其中的各个商铺、作坊产生的垃圾由村里统一清运,污水则全部接入唐昌街道的雨污管道,后经污水处理厂净化。”如今的战旗村已建成1500米的生态绿道,并打造了柏条河生态湿地,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田园变景区、农村变公园。

除了打造环境,战旗村也十分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十八坊,建有战旗村村史馆和文化大戏院、文化茶坊,村里还组建了文化志愿服务队,满足村民更高的文化要求。

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战旗村发展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过去的一年,该村党员通过“三问三亮”(三问:自己为什么入党?自己作为党员做了什么?自己作为合格党员示范带动了什么?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以自身带动家庭,又以家庭带动周边群众,来引领全村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

2018年,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村1704名确权村民领到了分红,人均1650元。同时,村上还给村民们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60岁以上的老人每季度还可领到一定的生活补贴。“现在很多游客来到我们村,都爱问战旗村村民是不是都很有钱。其实,我们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多的是给村民带来了幸福感的提升。”易奉阳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