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盘活本土人才 仁寿启动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信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发布时间:2019-02-28    点击量:    打印

“我只是为乡亲们发展柑橘产业尽了一点微薄的力量,没有想到今天县委书记亲自为我们颁奖!”日前,在仁寿县的“精英才俊”表彰会后,柑橘“土专家”邹桂林感慨道。当天,70名仁寿“精英才俊”受到了县委的表彰。

近年来,仁寿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生力军”作用,打好乡村振兴“人才牌”,实施仁寿“精英才俊”培育行动,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发挥乡贤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决胜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贴心关爱  激发本土人才动能

“盖膜和不盖膜的柑橘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不盖膜,柑橘果实更容易受冻害,还可能出现浮皮、裂果等现象。受冻害的柑橘不耐储藏,不耐运输,特别是一些需要长途运输的柑橘,前期如果受了冻害,后期销售时品质会降低甚至腐烂。”2月13日,在该县新店乡东桥村一片柑橘园里,“清见大王”徐文科正在给果农们讲解柑橘冬季盖膜技术。

东桥村刘家山曾经是一片荒山,在徐文科的带领和帮助下,如今是万亩果园;曾经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村民,如今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从1995年接触柑橘到现在,徐文科通过多年自学、研究和试验,先后攻克了清见种植“不结果、掉果、冻果、果软、果酸、黄化”六大技术难题,产出的清见填补了中国柑橘淡季市场的空白。成功注册清见“九道拐”商标,推动仁寿成为全国“清见之乡”,推动清见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家。在他的带领下,目前,仁寿县已经规模发展柑橘20多万亩,辐射带动仁寿23个乡镇和相邻的6个区县。

围绕乡村振兴,仁寿县注重导向激励,激发乡土人才活力。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倾斜和技术帮扶等办法,引导乡土人才成立专业合作社779个,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用。

持续实施“农村头雁”培育工程,建立递进培养机制,把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村“两委”班子后备人选,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目前全县村干部中本土人才占80%以上,严格落实科级干部服务本土人才工作制度,每名科级干部联系1—2名本土人才,每年集中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切实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

真情回引  优秀人才纷至沓来

“以前我们的农产品都要拉到镇上才能卖,自从张贵华在村里开办生态旅游公司,几乎承包了全村的农产品。”2月11日,仁寿县汪洋镇上游村贫困户陈德现从张贵华手中接过760元跑山鸡收购款后,感慨地说。

2014年,张贵华返乡流转土地1500多亩,投资1.2亿元,修建餐饮旅游一体化的裸衣谷特色民宿民居,带动上游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并吸纳当地120名村民务工就业,同时按保护价收购当地农户的农产品,解决了农民销售难的问题。他还投资550万元,修建了宽5米的两条乡村道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实现了村民户户通的愿望,帮助村民安装了天然气和自来水。去年6月,张贵华被选聘为上游村振兴主任。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引才回归、引业回乡、引智回哺、引资回流工程,充分挖掘在外人才关心家乡建设、有志服务家乡发展的潜力,广泛与驻外流动党组织、异地商会组织等建立联系,通过加大资金激励、落实政策扶持、健全社会保障等方式,积极鼓励引导仁寿籍在外优秀企业家、农村实用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回乡创业、反哺家乡。目前,该县1600名返乡人才通过流转土地,规模发展养殖、花卉、旅游、柑橘等产业。

该县还打出“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以村为单位,选聘771名有意愿、有资金、有技术的返乡优秀人才、本土人才兼任村振兴书记或振兴主任,让乡村振兴队伍更强、力量更大。

围绕本土产业和重点项目,该县分类制定8个本土人才培育计划,通过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学习深造、科研支持、技术交流等方式重点培养本土潜力人才,实行梯次培养,每个周期培育“精英才俊”200余名,优先推荐为 “拔尖人才”。同时以县委名义表彰获评“精英才俊”,给予“人才绿卡”奖励、一次性奖励、职称奖励、作品奖励、赛事奖励、工作室奖励等政策,组织全县党组织联系服务本土人才,让尊贤重才、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遇、发展吸引人,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仁寿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培育更多基层带头人、经营人才、专业技能人才,才能带动产业发展,让群众致富有人带、乡村振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