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雅安市汉源县着力补齐“三大”短板 助力脱贫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信息来源: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08-04    点击量:    打印

近年来,汉源县立足“真脱贫、稳得住、能致富”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不断培育和壮大现有特色产业,为脱贫村、脱贫户致富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扫清发展瓶颈

 

农业缺水、运输缺路、产业滞后一直是汉源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大制约。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衔接补助资金4.5亿元。一是改造提升“幸福路”。按照“县上建大环线、乡镇建中环线、村社建小环线、户户建连接线”的发展思路,在47个脱贫村投入资金2亿元,重点用于通村、通组、产业道路改造提升,累计改造道路320公里,连接辐射所有脱贫村,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13万人受益。二是统筹保障“生命水”。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和灌区末级渠系,加快田间工程配套,统筹解决农村水网“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在25个脱贫村投入资金4500万元,重点用于生产生活用水改造提升,全县2.9万名脱贫群众安全饮水均有保障。三是投资打造“新产业”。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思路,在28个脱贫村和重点帮扶村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6500万元,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万亩,在47个脱贫村投入资金1.5亿元,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发展,47个脱贫村现有产业30万亩,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经济。

 

二、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深入推进“造血式”扶贫,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一是打好“果蔬牌”,构建产村相融新格局。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差异化、错位式布局,在全县打造“一村一品”果蔬专业村108个,其中脱贫村47个,形成“一村一品百里果蔬走廊”特色产业经济带,引领带动了沿线脱贫村的发展。二是唱好“林草戏”,厚植特色产业新优势。按照“山顶生态戴帽子、山腰栽树找票子、山下种粮饱肚子”的思路,把发展花椒、核桃等林果产业作为中高山区群众致富增收的突破口,47个脱贫村建成花椒基地近6万亩、核桃基地近8万亩,昔日的荒坡荒山如今成为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三是奏好“交响乐”,形成三产融合新业态。坚持农工互动、农商互动、农旅互动,开发黄牛肉、坛子肉、花椒啤酒、樱桃啤酒等特色农产品,在脱贫村建设电商运营服务站点42个,将脱贫村中的11个产业集中的专业村提升为乡村旅游示范村,辐射带动周边脱贫群众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

 

三、补齐农旅融合短板,打造山区旅游强县

 

围绕“阳光康养成·宜居新汉源”发展定位,形成了“春赏花、夏游湖、秋品果、冬享阳”的“花海果乡,阳光汉源”四季旅游品牌。一是坚持农旅融合,培育乡村旅游产品。以“产村相融”为目标,突出“花海观景、鲜果采摘、农家体验、山水鉴赏、文化陶冶”特色,将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家庭农庄、花果人家和旅游景点串点成线,带动了同心村、桃源村、古路村等15个脱贫村融入了乡村旅游产业链,增加了脱贫群众的旅游收入。二是坚持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整合梨花山坞、桃源胜景、樱桃溪谷、锦绣田园、槿上梨花等农业产业公园创建了花海果乡4A级旅游景区。推进汉源湖、轿顶山、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等精品景区建设。三是坚持品牌营销,扩大乡村旅游影响力。邀请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乡村行》《走遍中国》等栏目组走进汉源宣传报道,推介景区、特产、美食、酒店和旅游线路;开展活动促销,连年举办汉源梨花节、甜樱桃采摘节等节庆活动,举办中国龙舟赛、全国技巧大赛、四川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努力聚集汉源旅游人气。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