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12-25 点击量:次 打印
广安市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补短板、锻长板、树样板,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努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一是开展“三类示范”,乡村建设“更上一层级”。按照片区发展定位、产业类型、基础条件等确定片区规划编制优先顺序,全面完成乡镇级片区规划30个。纵深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规划并启动建设乡村振兴试点示范片10个、全域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乡镇10个、试点示范村150个,树立一批乡村建设样板标杆,探索行之有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路径。开展“公共服务共享”行动,建设包括农村公共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公共交通等在内的公共服务阵地,提升水、电、路、气、讯、排水“六通”服务能力,新(改)建农村公路1035.5公里,新增高压线路221.5公里、低压线路797.6公里;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39%,规模化供水率达76.46%,创建全省乡村水务示范县4个;重点监测三类户入户核实率、患病救治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100%,为8991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服务,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修复“场镇肌体”,场镇功能“更上一档次”。开展乡镇场镇改造提质行动,坚持缺啥补啥,按照“六个一标准”(每个场镇具备一个文体广场、一个公共停车场、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个管网配套且规范运行的污水处理站、一条特色街区、一所公办幼儿园)基本要求进行改造,完善排水管网、消防、环卫、标识标记、道路、人行道、路灯、公共厕所等设施,对杆线、店招、危房、行道树等进行规范、整治。建立后续管护制度,保障场镇大街有人打扫、垃圾及时清运、设施使用正常、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投入3.6亿元,在15个中心镇和重点乡镇实施场镇改造提质工程,推动场镇功能整体性改善、面貌系统性重塑,场镇品质、综合承载力有效提升,深受群众好评。
三是开展“三大行动”,人居环境“更上一境界”。开展“七清一提升”乡村整洁行动,集中清理农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厕屋便池、水源水体、农业生产废弃物、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废旧广告标识标牌、废弃建筑,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全域推广应用“三格式化粪池+灰水处理池+资源化利用”“厕污共治”模式,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及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项目建设,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6%,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72.4%,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开展农房改造行动,对老旧院落、散居农房、传统院落、新村聚居点和新建农村居民小区等“五类农房”进行改造提档升级,投入资金3.5亿元,改造提升散居农户1.36万户、改造老旧院落32个、新建高品质农村居民小区26个,保护修缮开发传统院落17个。
四是推进“四化一缩小”,农民收入“更上一层楼”。围绕推进“四化一缩小”(即:城乡产业发展链条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市场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台推进城乡融合18条措施,推动人才、资金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持续巩固撂荒耕地整治成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规划建设10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巩固提升80万亩优势特色产业,率先实现省星级园区县(市、区)全覆盖,岳池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纳入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扶强”计划,推出加强财政资金支持等34条政策,赋能集体经济发展。以服务好带动好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增收致富为核心,推广“订单收购、保底收益+入股分红、服务劳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累计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79家,家庭农场10800家,预计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五是推行“一榜两评”,乡风文明“更上一台阶”。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处置风险隐患,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市县配套奖励资金3318万元,全域开展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按照“每季度市评县、县评镇,每月镇评村,每半月村评户”模式,全覆盖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庄、文明乡镇评比,建立乡风文明“红黑榜”“积分制”等级制,激励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推动形成良好文明风尚。市级财政投入150万元,每周制作一期“乡风文明观察”电视节目,对“一榜两评”活动履职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环境卫生差等现象进行曝光,以点带面倒逼工作落实。累计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6个、示范村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