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专家视角 >

吕火明:夯实基础做强产业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20    点击量:    打印

(作者:吕火明,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时代重任之一,为做好新时代四川“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四川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多措并举保护耕地良田,持续用力夯实科技支撑,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天府粮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四川粮食再获丰收,产量达702.1亿斤、连续三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生猪实现稳产保供,全年出栏6548.4万头,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耕地保护建设力度加大,新建高标准农田487.16万亩。特别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上,2023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足额带位置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防止耕地撂荒长效机制等政策举措。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认识和理解,深刻把握其所处时代背景、大局要求和工作措施。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国内来看,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四川来看,省委作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摆在突出位置,强调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成农业强省。
 

四川农业资源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历来在全国农业版图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对四川“三农”发展的更高期许更高要求,是对四川更好服务全国大局的信任重托。对于四川来说,要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产量产能、数量质量、生产生态都要一起抓,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必须要有新的举措:
 

夯实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保护提升行动,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土地利用管制,探索构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油、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政策。
 

做强产业。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抓好粮食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粮经饲复合型农业生产,做大做强畜牧、蔬菜、水果、水产、林业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依靠科技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提升质量。核心是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围绕市场需求,培育推广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生产。水稻要优化品质结构,提高高档优质稻占比,小麦、玉米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大豆要重点发展优质高蛋白大豆、鲜食大豆。更加重视功能性农产品开发,在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同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天府粮仓”“天府菜油”等“川字号”农产品公共品牌,大力培育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构建“川字号”优质农产品品牌体系。建立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动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实行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
 

科技赋能。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农业科技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突破。加快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农业信息技术、以智能温室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技术发展。坚持应用导向、需求导向,重点研究适合各地实际、农民需要、应用性强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抓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技能培训,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等薄弱环节和农产品初加工关键环节机械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加快适宜丘区的农业机械研发,探索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节水灌溉,提高现代农业设施水平。聚力突破农业生产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推广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走向“精准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