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专家视角 >

张孝德:乡村的魅力产业是其特有的生活方式

信息来源:乡村发现    发布时间:2023-07-13    点击量:    打印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我之所以一直主张,不要以搞工业的思维搞乡村产业,其中一个最根本原因是,乡村与城市有一个根本的区别:生活的乡村,生产的城市。

 

生产的城市,决定了为城市创造财富的是物质产品本身,而生活的乡村,决定了为乡村创造财富产品,就是乡村特有的生活本身。

 

目前流行发展乡村产业思路,更多的仍然停留在如何开发乡村产品上,其实未来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流,最具有魅力的产业就是乡村特有的生活方式。

 

乡村有城市没有的资源禀赋与独特的生活方式

 

按照经济学的稀缺性原理,越是稀缺的资源与产品,越具有交换与市场价值。相对于城市而已,乡村具有城市没有的四大禀赋资源:即乡土文化、可再生能源、自然资本、社会资本。

 

首先,使乡村生活最具有魅力的就是历史悠久的乡土文化。根源于农耕经济,源于天地人三才模式的中国农耕经济,形成了中国乡村所特有的乡土文化,成为滋养乡村生活的第一资源。

 

正是这种文化的滋养, 从远古开始,使中国的乡村生活成为一种有着丰富精神追求与文化内涵的生活。独特的乡村文化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

 

敬天文化:感恩、信仰、敬畏、智慧——信仰生活

亲土文化:诚实、敦厚、勤劳、节俭——道德生活

亲情文化:忠孝、仁义、礼仪、互助——互助生活

自娱文化:质朴、自然、生活、幽默——文化生活

 

近代以来,源于西方式的工业文明,利用科技和资本的力量,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使当代人类物质生活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滋养生命的精神与文化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短缺。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新文明,所向往的高质量的生活,就是在工业文明创造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加上中国五千年文明创造的文化生活,使文明的生活物质与精神的均衡中,实现新的提升。

 

要实现这个提升最需要汲取的营养就是中华五千年留下的乡土文化。这个乡土文化就是天人合一的敬天文化、耕读传家的亲土文化、互助仁爱的亲情文化、自娱自乐的礼乐文化。

 

在工业化大潮思维的冲击下,到今天为止,我们许多人仍然把乡村看成是一个缺乏文化的地方,其实这是对乡村的重大误读。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路,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送文化下乡。其实乡村不缺文化,缺失的是对乡土文化价值自觉、自信和认识。

 

其次,使乡村生活领先城市的另一个优势是可再生能源。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普惠式、分布式新能源。这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未来最惠顾的是乡村。有人的地方就有太阳能,人越少的地方,人均利用的太阳能资源越多。

 

如果乡村能够综合利用沼气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未来乡村能够做到新能源自给自足,比城市更能优先进入低碳、生态生活新时代。

 

第三,在生态文明时代,惠顾乡村用之不尽的还有可再生的青山绿水资源。这是乡村未来发展绿色经济最大的自然资本。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变成金山银山的青山绿水生态的自然资源,80% 以上在乡村,这是乡村未来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

 

第四,乡村拥有的第四个优势是城市没有的社会资本。所谓社会资本就是源于乡村熟人社会形成的亲情互助关系,这种社会资本既是乡村物质财富生产的重要资源,也是乡村互助利他生活的重要财富。

 

我们今天在拆迁乡村的时候,发现成为搬迁钉子户的大部分是老人,而不是年轻人。我一直在思考,难道老人比年轻人更爱钱吗?

 

其实不是老人更爱钱,而是老人更爱这个乡村和房子。因为这个房子和城市的房子不一样,乡村的房子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无论给多少钱,有一种东西无法补偿,这就是他们生活在乡村多少年积累的社会资本。

 

这种长期形成的以亲情、合作为内容的社会资本,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在乡村可以低成本生活的无形财富。有了这种亲情,在关键的时候,可以办许多没有钱也可以办的事。

 

乡村特有的这四大禀赋资源,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乡村特有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契合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的低碳、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

 

一百个乡村有一百种不同的生活样式

 

乡村生活是中华民族几千历史留给乡村特有的财富,是天地赐给乡村的礼物,是时代给予乡村特有的机遇。这种生活不需要通过大规模投资来创造,它本身具足而存在,最需要的是用慧眼来发现它的价值。

 

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乡村这种生活也需要适度改善,但不是改变。在适度改善方面,就是要把乡村卫生改进好,满足城市人的需要,安装上抽水马桶和洗澡的地方,并把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好。剩余的越土越好,越是原生态的价值越高。今天方兴未艾的民宿、农家乐,所提供的服务与产品就是乡村生活方式。

 

我们今天在进行美丽农村建设时,做了许多破坏乡村独特资源的事,把那些有本来价值的土的东西,变成了和城市一样的洋东西。表面看乡村确实变得美丽了,但失去了乡村特有价值。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对乡村文化的无知与对生活价值缺乏自信的问题。

 

生态文明时代需要乡村的生活,乡村的生活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乡村的生活是有生命、有历史、有温度的,这些都是乡村的重要价值。乡村生活就像大地生长的植物一样,一方水土和一方乡土文化滋养了不同的乡土生活。

 

按照工业化的标准像生产产品一样,建造出来的城市,成为千城一面的城市。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思路搞乡村建设,让中国乡村也变成千村一貌,那么我们丢失了多样性乡村生活的同时,也破坏了乡村发展的财富资源。嵌入在千山万水之间的古老乡村,一百个乡村有一百种不同的生活样式。正是乡村最大优势。

 

诗意乡村生活  禅修乡村生活  游牧乡村生活

桃园乡村生活  国际乡村生活  历史乡村生活

武术乡村生活  部落乡村生活  公社乡村生活

渔歌乡村生活  候鸟乡村生活  天堂乡村生活

 

乡村是满足的高质量生活的福地

 

我们今天的经济强大了,温饱问题解决了,是需要好好反思的时候了。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到底活着为了什么,是为了挣更多钱, 得更多名利吗?对这个问题,党的十九大已经给与了回答。

 

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的人民对幸福生活、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具体就表现为物质与精神需求不均衡,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不均衡,生产与生活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解决这些不均衡的问题,让生活乡村与生产的城市进行相互交换,既是乡村产业的新路,也是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